开年马力足。春节后首个工作日,贺州市各级各部门铆足干劲,以“开年即开跑”的姿态开启新的一年,坚定信心,干字当头,马不停蹄地集中打出政策“组合拳”,拓展投资空间,冲刺“开年红”,为贺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、看得好病、更方便舒心地看病,是医改的初衷和目的所在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,贺州市持续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,努力让医改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
贺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、主任覃恩先说:“我们将推动清廉医院建设提质增效,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推进‘三医’协同发展和治理;积极谋划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,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县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,推动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提质提速。坚持预防为主,促进社会共治、医防协同、医防融合,全面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;坚持中西医并重,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;落实好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,推进医育、医养结合,扩大老年健康服务和普惠托育服务供给;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,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,持续强化医疗东融,不断开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。”
推动高端碳酸钙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,发展母粒、钙基复合材料等钙基新材料细分行业,打造全国碳酸钙产业发展先行区;延伸壮大冶金循环产业链,争创全国短流程炼钢产业示范基地;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(三期)、广西东融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……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当前,贺州市工信部门紧锣密鼓抓开局、抢先机,奋力冲刺首季“开门红”。
贺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何家松表示:“新的一年,我们将坚持干字当头,持续抓好新旧动能转换,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稳步开展制造业攻坚突破行动,持续深化实体经济调研服务,坚定不移抓项目、兴产业、育集群,打造高端碳酸钙新材料、冶金循环、热电联产、金属新材料、电子信息等7条循环经济产业链,培育壮大生物医药、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,构建‘7+N’现代化产业体系,力争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0%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%以上。”
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,是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、新市民、青年人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。贺州作为全国首批、广西首单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城市,2025年要如何加大全市住房保障力度?
贺州市住建局党组成员、市房改办主任陈亮给出了答案:“2025年,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全国首批、广西首单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战果,将收购存量房与‘保交房’、去库存和化债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,根据全市保障性住房的需求,科学谋划收购项目,力争2025年完成收购存量商品房1500套,商品房去库存16万平方米,增加保障性住房2000套,进一步完善我市‘市场+保障’住房供应体系,实现以保促稳,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”
民政工作关系民生、连着民心。2025年,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是市民政局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“一是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网络,着重推进五保村(幸福院)提升整治,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;二是发展普惠式养老,满足老年人助浴助洁助医助餐等多样化需求,扎实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,目前我们已争取到民政部、财政部把贺州列为试点地区,获得资金4000万元以上;三是结合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康养产业。”贺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邹贵初表示,目前,贺州市已打造12个广西旅居康养基地,预计在今年3月携相关产业、品牌赴香港推介,不断深化“东西”合作,全面推动具有贺州特色的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协同发展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交通运输工作怎么看?怎么干?
贺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唐磊表示:“2025年是‘十四五’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”十五五”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。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始终坚持‘人民交通为人民’的发展理念,实干为要、创新为魂,用业绩说话,让人民评价,深入实施‘三个年’行动,开工就开干,起步即冲刺,全力加快‘铁公机水站场’等交通基础设施和路衍经济‘一区一廊一县一品牌’建设,力争年内建成苍昭高速、平昭高速、贺州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、S302富川柳家至平乐二塘公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,全面打响路衍经济‘贺品荟’品牌,切实把‘十四五’规划目标和交通强市各项部署落到实处,助推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’建设。”
人勤春早,功定不负。放眼贺州,各级各部门只争朝夕、比学赶超、拼搏奋进,力争做好“放”和“活”的文章,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记者:龚莉莹 李艳
编辑:陈灏
校对:张雅洁
审核:周自金
总监制:郭勇娟
责任编辑:陈灏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